2025-06-16 1008
此次排名收集了来自33个国家的13,240名运营和国际管理人员的129,126张选票,覆盖25个行业和17个职位,基于雇主的评估、知识和期望,评选出全球就业能力最强的250所大学。
工作专业知识:毕业生在特定领域的知识与实践技能。
毕业生技能:如批判性思维、沟通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数字思维:适应职场数字化转型的能力。
国际性:在全球化工作环境中工作并与多元文化协作的能力。
专业性:深厚的专业知识与学术表现,结合实践经验。
学术卓越:高学术表现,反映个人在学术环境中应用知识和有效表现的能力。
本次上榜的院校,基本涵盖了日本国内就业实力较强的顶尖大学。与2024年相比,整体上榜数量保持稳定,但个别高校的排名出现了小幅波动。
这种变化,也从侧面反映出全球各地高校在就业能力方面的激烈竞争与多元化发展趋势——雇主评价正在不断更新,他们更关注实际能力与人才培养成果,而非单一的学术声誉。
具体排名如下:
1. 东京大学,榜单第8;
优势领域:商科、机械工程、土木工程、先端科技。
2. 东京工业大学,榜单第32;
优势领域:合并成为东京科学大学后,理工科实力更加强劲。
3. 京都大学,榜单第37;
优势领域:人工智能、环境科学。
4. 庆应义塾大学 ,榜单第134;
优势领域:金融、经济咨询、经营。
5. 早稻田大学,榜单第151;
优势领域:政治经济学、商科。
6. 大阪大学,榜单第159;
优势领域:医学、生命科学。
7. 名古屋大学,,榜单第167;
优势领域:机械工程(汽车工业相关)。
8. 东京理科大学,榜单第223;
优势领域:电子电气信息工程、材料工程、化学。
9. 东北大学,榜单第223;
优势领域:材料科学、工程学。
尽管日本大学在英语授课项目数量有限、留学生就业支持体系尚待完善,但随着“特定技能签证”等政策的不断放宽与细化,国际学生在日本就业的可能性正逐步提升。
本次就业力排名也揭示了一个核心趋势:全球顶尖企业正在重塑人才评估体系,从以“学术成绩”为主的单维度标准,逐渐转向更注重创新能力、问题解决力与实践转化力的综合型人才模型。
换句话说,谁能在真实情境中把知识转化为成果,谁就更有竞争力。
1. 理工科:优先参考国际排名,聚焦科研影响力
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学校的国际学术声誉和科研成果成为关键参考维度。
排名越高,毕业生在全球就业市场的认可度和通用性越强,尤其在申请研究型岗位或继续攻读博士时优势明显。
2. 商法类:关注区域资源与行业联动
日本在跨境金融、国际仲裁、税务管理等专业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区域优势。
相关行业密集、实习机会丰富、语言与制度接轨度高,使得这些地区成为内地商法类学生“升学+就业”规划的高价值选择。
3. 交叉学科:重视产学研结合与行业背书
交叉融合型专业(如航空工程、环境科学+AI等)正成为全球高校布局的重点。相较而言,日本在此领域仍处起步阶段,而英美高校已形成成熟模式。
例如,帝国理工与波音联合培养项目,不仅课程紧贴实务需求,毕业生起薪甚至高达9.8万英镑,体现出强大的“学术+产业”协同效应。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啦~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日本留学的相关内容,快来添加微信咨询吧!
扫描二维码咨询
日语学习/日本留学/日本工作